对于不少公务员来说,刚刚过去的2013年也许是“悲催”的一年,未来几年或将更“悲催”,主要原因在于,2013年可谓公务员的禁令之年,据《法治周末》报道,自党的十八大至今,从八项规定伊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纪委等中央部门至少出台了14部约束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各项行为的规定,几乎涵盖了公职人员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他们头上的“紧箍咒”。 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拉开了本届领导人轰轰烈烈整顿吏治的序幕。不久,“六项禁令”面世,规定进一步细化,范围也进一步明确扩至各地各部门,“向上级部门赠送土特产”等被禁止;去年1月,习近平在中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提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去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决定,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5月,中纪委启动“清卡”行动,要求纪检人员限期之内自行清退各种名目的会员卡;8月、9月,中央连发三道“禁礼令”,要求坚决刹住中秋国庆期间公款送礼等不正之风;10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10月31日,中纪委发出《关于严禁公款购买印制寄送贺年卡等物品的通知》;11月21日,中纪委再下发《关于严禁元旦篮球比分直播:期间公款购买赠送烟花爆竹等年货节礼的通知》;12月4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的通知》,12月6日,中组部发布《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 纵观中央禁令,有三大特点。其一,出台密集,到去年12月份更加紧锣密鼓,每隔几天就是一项规定;其二,包括万象,涉及范围越来越广,称得上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其三,可操作性强,令行禁止。难怪有公务员感叹,“一条接一条,管得是越来越细,看来以后公务员是越来越不好当了,公务员职业的下行趋势估计是不可避免的了。” 这番言辞,绝非矫情。纵观中央禁令,涉及到食、住、行、游、玩、用等方面,甚至包括了禁烟令。换言之,大吃大喝不能有了,不能随便配备公车了,想住豪华宾馆、坐头等舱几乎不可能了,到娱乐场所潇洒被盯住了,办公面积压缩了,想出国不那么容易了,向上级部门赠送土特产被禁止了,靠婚丧嫁娶敛财要吃苦头了,连公款买贺年卡、烟花爆竹都被叫停了,甚至要求领导干部在公共场所要带头遵守禁烟规定,最具杀伤力的也许是中组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工作的通知》,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抽查,官员报告不实可能被抽查到;二是处罚,一旦被查到不实可就吃不了兜着走,轻者被免职,重则可能被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官不好当,这是好事。官,本来就不该好当。现代政治意义上的官员,必须恪尽职守,殚精竭虑,又要接受体制内外的监督,确实需要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如果好当,要么是庸官要么是贪官。 从中央出台的一系列规定看,有些是超越旧规的新条款,而有些则是“老调重弹”或者旧词新唱,比如反四风以及不能公款送礼等等。如果连这都做不到,当然不配为官。应该看到,我们的官员比西方一些国家的官员似乎好做多了,比如几年前,芬兰央行行长在一次公务接待中,因点了一盘20欧元的鹅肝而被迫辞职,我们那些大吃大喝的官员,有几人被撤职? 最值得欣慰的是,中央不仅密集出台禁令,更是旨在以查为主。且不说十八大以来已有18名省部级官员落马,仅对那些违反八项规定的人就毫不手软,据统计,截至2013年11月底,已处理了2.5万多人。“雷声大,雨点小,刮一阵风就拉倒”常被用来比喻运动式反腐,事实上,本轮反腐,雷声大,雨点也不小。当然,“当前反腐要以治标为主,为治本赢得时间”,也并不排除制度反腐,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世路无如贪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古往今来,有太多的公职人员因贪欲而毁了自己的人生。既然当官,就别想着发财,别想着享受,习近平曾告诫官员,“如果觉得当干部不合算,可以辞职去经商搞实业,但千万不要既想当官又想发财,还要利用手中权力谋取私利”,“要拎着乌纱帽干事,不要捂着乌纱帽做官”。可以预见的是,当官必然越来越难了。难是好事,难才正常。其实,如果收敛贪欲,两袖清风,兢兢业业,当官有什么难的? 秦淮川(江苏 职员) |
相关阅读:
- [ 01-01]去年1年间17省部级落马 打"贪虎"最快两天就免职
- [ 12-31]机关单位停购冲击贺卡市场 店家收入骤降至百元
- [ 12-29]各地落实中纪委“禁卡令” 贺卡回归祝福本色
- [ 12-27]中纪委:将点名道姓曝光奢侈浪费等违纪行为
- [ 12-24]中纪委:部分官员出入私人会所搞权钱权色交易
- [ 12-23]中纪委官员:对一把手制约监督仍是薄弱环节
- [ 12-22]北京部分商场因中纪委严禁公款买挂历取消相关柜台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jjjtsb.com 篮球比分直播: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