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的变化 折射社会巨大进步
www.jjjtsb.com?2012-01-31 09:21? 瞿长福?来源:《经济日报》 我来说两句
岁末年初,农民工的话题总是令人关注。我们发现,农民工这个庞大群体在一年一年地发生着变化,而这种变化与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是密切相关的。 这种变化有哪些?归纳起来,主要在几个方面。 一是农民工称谓上的变化。追溯农民工称谓演变的历程,可以看到对农民工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不理解到逐步接受的过程。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出现第一波以内地农村劳动力流向深圳等沿海经济特区为主的打工潮,农民工也因此被称为“盲流”。进入90年代,农民工被冠以“打工仔”、“外来妹”等称呼,至2000年以后,农民工成为“外来务工人员”、“农民工”,到这两年,人们的共识是,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一部分。一个简单的称谓,既充满艰辛和坎坷,也饱含变化与进步。细细品味,这种称谓的变化实际上表明了社会对农民工群体的认识在不断深化与提升,表明农民工外出务工不再仅仅关系个人发家致富,而是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化、城镇化迈进紧密连接、互相促进的一个整体。 二是农民工待遇上的变化。在政治上,农民工经历了由“盲流”到产业工人的过程,就业工种也不再有“外来务工人员就业工种规定”等限制;在社会待遇上,农民工由无社保、无医疗、无身份的“三无人员”进入社会保险得到落实,居住户籍改革加快推进,医疗保障和子女上学逐步解决的阶段;在生活待遇上,许多农民工曾经居无定所甚至风餐露宿,现在衣食住行得到保障,作业环境、工作条件、生活环境也明显改善。可以说,在所有变化中,农民工待遇的变化最直接、最生动、最深刻地阐释了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理念,也是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 三是农民工就业地域上的变化。当初,农民工奔赴深圳等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内地少数特大、大型城市就业,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逐步实施推进,先富带后富等理念进一步落实,以及经济结构调整等宏观调控举措的展开,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条件不断改善,农民工开始向内地中小城市甚至乡镇转移。这一变化表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开始趋向平衡,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农民工的变化像一曲波澜壮阔的交响曲,激荡起伏、充满艰辛而又昂扬向上,承载着几代人付出的艰苦劳动,与全社会做出的努力息息相关,与我国经济社会的巨大进步紧密相伴。透过农民工不断变化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到,我们正在朝着一个更加和谐、更加富裕、更加繁荣的社会迈进。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1-20]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了吗?
- [ 01-19]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了吗?
- [ 01-11]探索从源头预防农民工被欠薪的路径
- [ 01-11]如何看待农民工网络购票难
- [ 12-23]改“农民工”称谓先得完善保障机制
- [ 08-24]消费属性:新生代农民工亟待认同的一种社会属性
- [ 12-21]冯巩:文化是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桥梁
- [ 12-23]中远船务:以“属企化”理论求解农民工党建难题
- [ 08-23]以“属企化”理论求解农民工党建难题